一、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措施有哪些
1.强化行业自律的隐私保护模式,发挥立法规制的补充功能。网站应建立一套完整的行为规范对其本身和用户行为进行约束。
2.加强网络用户的自我保护意识,促进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。通过宣传使用户树立隐私权观念,了解网上隐私权方面的立法,知悉各网站隐私政策,知道如何选择加密软件,小心对付垃圾邮件等。
3.成立专门的隐私权保护委员会赋予其明确的权力和职责,也是保护网络隐私权的重要举措。该委员会可以订立有关网络隐私权保护的范本,供网络经营者和用户参考并不断完善,防患于未然。
二、网络隐私权法律条款
1.关于网络隐私权的法律条款,虽然我国尚未将隐私权作为公民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加以保护,但相关法律法规中仍涉及对隐私权的保护。
2.《宪法》和《民法典》等法律都涉及了对隐私权的保护。此外,针对网络环境下个人隐私权的保护,我国也在不断完善相关立法,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求。
3.需要指出的是,目前我国在隐私权保护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。
(1)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,个人隐私权受到侵害的风险日益增加;
(2)我国在隐私权保护方面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,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。
三、网络隐私权立法现状
1.我国对网络隐私权的立法保护尚处于起步阶段,尚未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。目前,我国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主要采取间接保护的方式,即将隐私权纳入其他权利范畴进行保护,如名誉权、肖像权等。
2.针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,我国已开始加强相关立法工作。
(1)修改《民事诉讼法》将电子证据作为证据的一种,以适应网络环境下隐私权纠纷的解决需求。
(2)我国还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,推动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国际化进程。